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65|回复: 1

2011年全球股市有五大看好 七大看淡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1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获赠鲜花
1 朵
个人财富
31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23
发表于 2011-2-1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去年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入共921亿美元、债券基金资金净流入531亿美元;反之,已发展国家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出62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64亿美元。上述是新兴市场货币在去年大幅升值的理由,亦是欧洲出现主权债券危机的部分原因。: p4 s7 O+ e/ w/ S8 Q, B  _" d: ?0 Q
$ C. E; x: F8 V5 ^0 u8 t0 s$ v
  去年12月起,资金反由新兴市场回流至发达国家,高盛估计,由去年12月起,未来十二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可上升16%,即今年OECD股市表现应较新兴市场出色,因资金回流。食物价格上升及高失业率问题令不少国家陷入混乱,例如希腊、法国、英国、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及埃及,并不断向其他地区扩散,令投资者由去年的进取转向保守。1 t% Q; h6 ?& z  m" E+ C
  美国房价年内继续下跌6%-11%7 @& g. K& q0 k4 [+ S
: G* {) {8 a0 W5 U
  QE及QE2至今为金融市场创造了8万亿美元的纸上富贵。道指已升穿12000点(但MACD正转弱),2011年新兴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2007年10月,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调查结果有62%看好,之后美股随即大跌;2009年3月,却出现17年内最多人看淡的情况,美股却大升;今年1月,有52.3%看好、23.4%看淡,重返去年4月的水平,后市又如何?
% `7 m- e# ~* \8 V0 o+ S  有谁能预知未来?答案是没有。踏入兔年,我们可以做的事就是追随趋势,即根据过去经验去评估事件的下一步发展。至于何时发生?何时结束?不知道。
' @  e& o: I5 l$ ~4 z9 ?  根据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资料,2010年美国二手楼成交再减4.8%,至491万间,为1997年以来的最少,甚至低过2008年发生金融海啸那年;展望2011年则更差,去年12月未售出的住宅单位相当于8.1个月的供应量(之前的11月有9.5个月供应量)。目前美国30年期楼按息率4.74厘、15年期为4.05厘,看来2013年前,美国楼市复苏已属很乐观的估计。今年,美国房屋断供数字估计较去年上升20%。2010年断供数字为287万间,较2009年上升2%,去年银行已接管超过100万间房屋,较2009年增加14%;2006年至今,银行只接管了300万间,仍有500万间断供楼未被接管。" A( i3 R3 S: X7 n3 S
  2011年是美股上升带动美国房价上升,还是美国房价下跌拖垮美股?相信到今年下半年会渐渐清晰。' f! B8 E; y& ~% G; O& {8 ^3 }
  去年美国房价回落,令美国人财富蒸发了1.05万亿美元——2010年12月美国房价较2006年高峰期跌了23.2%。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首次置业有8000美元税务优惠、换楼者有6500美元税务优惠,上述计划在去年4月30日结束,而去年楼价仍能上升的少数城市只有波士顿及圣地牙哥等。& G# V; S/ n6 o) U9 r( I/ k
  大摩楼市策略师Oliver Chang估计,2012年美国楼价应较2006年高峰期低36%才见底,估计2011年美国楼价再跌6%-11%;换言之,目前美国楼市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 N: b( f: w( l' V; a+ U9 D   仍未到达具有投资价值的水平。香港上次楼价调整期由1997年第三季开始,到2003年第二季才结束,前后合共六年。
, b; D7 Z6 G- U( C# F) h  L  量度楼价是否合理最有效的工具是房价与租金比率,例如市值200万元的物业,每年收租16万元,比率是12.5。当楼价升至500万元、年收租25万元,比率是20倍。1990年前香港楼价与租金比率徘徊在10-20倍之间,1990年后香港进入负利率时代,比率维持在20-35倍;1997年见35倍后,楼价便回落;最近,该比率再次接近34倍。0 d; ~( d# S5 S8 M3 i. H- @! j
  香港楼价:60年升100倍  O5 `9 M4 g& s+ N% R2 A
  推动楼价上升的两股力量,一为租金,二为利率。0 Q: z5 g2 \& V0 s
  上世纪50年代香港住宅租金十分昂贵,500平方英尺单位月租要200港元,相当于每英尺月租0.4港元;1981年500平方英尺住宅单位月租1万港元,相当于每英尺月租20港元。在这段日子租金上升40倍、楼价则升30倍,主要原因是租金上升推高楼价上升,随后利率狂升,引发1981-1982年楼价急泻40%,结束了这段由租金推动楼价上升的日子。
1 D) b: ~# Y+ g+ i  1984年起香港进入由利率回落推高楼价时代。美国10年期债券息率由1981年的15.5厘,降至2008年的2.4厘,香港供楼利率则由1981年的24厘,降至目前不足2.4厘,利率跌了90%,把香港楼价推高至目前约9000港元一平方英尺,较1981年高峰期上升8倍。
2 w8 J/ Q; n* i! }' Q  两大因素加起来,令香港楼价在过去60年上升了超过100倍!& l+ }4 E; s- M* o9 t. G8 c
  最近一次香港所面对的通胀,与1970-1997年那次不同,那次是工资升、租金升、原材料价上升所推动。# V; b4 m9 N# B2 R9 a0 G
  1997年后,香港工资停滞不前,租金出现V形走势(即先跌后升);2001年起,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令原材料涨价只推动新兴国家CPI上升,理由是生产工序早已从OECD转移到新兴市场,令OECD地区工资无法再升,只有那些无法转移的行业(例如金融业)的薪金在过去十多年仍能保持上升。展望未来,香港金融业亦开始受内地压力;这次香港所面对的通胀是输入式通胀,跟1970年那次大大不同。( D* R0 A5 u# F" k% _
  在经济学上,并没有“短缺”这回事。今天香港只有18%的土地发展成为市区,即大部分土地仍未开发,这便是香港楼价如此昂贵的背后理由,这亦是1997年7月董建华一句“八万五”,便可将楼价推低65%的理由,因人人明白政府有此能力这么做。但高楼价政策是香港政府用作支持低税率的代价,香港政府的税收来源约一半来自与物业有关的项目,加上香港超过110万个私人住宅单位,居住人口约全港总人口的40%,楼价一旦回落,经济便会立即出现衰退,例如1997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的情况。过去“八万五”的教训,令特区政府再不愿做出会引发楼价大跌的“背镬”决定。
: E! N/ I5 q! l  不过,世上没有一项东西是只涨不跌的,香港楼价上升期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难民来港开始,引发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楼价上升;另一潮由1969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主要受战后婴儿潮推动。战后出生的一代不但人口数目大增,而且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收入上升,爆发买楼潮。香港楼价自1997年下半年进入回落期,情况如1990年后的日本及2006年后的美国。7 L* u% r! |+ {. X& F
  然而,香港另有“新一代”接力,便是1980年后来自内地移民的子女日渐长大,并进入适合结婚年龄,引发2003年起香港楼价另一上升潮。! y' F. \' {( k6 ?) ~
  2011年看好及看淡的行业
( H" M$ Z* T4 t7 W6 G8 d  过去中国政府把赚回来的外汇用作购买美债,美债多了这位大买家,价格自然上升,导致美元利率长期回落。但这个游戏已到了告别篇,因中国出口增长率在放缓及中国将部分外汇分散投资,包括购买位于外国的资源。
% {+ d& G7 V- b) {2 e2 q* x  2011年仍可看好的行业:1.出售奢侈品而非出售大众消费品的行业,因为新兴工业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迅速扩张,他们需要奢侈品去突出自己;2.健康产品及医疗产品,因“十二五”规划支持上述行业发展,而且战后出生婴儿自2011年起踏入65岁的退休年龄;3.买入收租股,因租金仍看升;4.买入那些能节省劳工成本的股份,因内地工资进入大幅上升期;5.煤炭股,因油价已升穿100美元。
% u9 l% K+ c3 k9 j/ n) k  2011年看淡的行业╱资产:1.建材股,相信内地楼价今年内见顶;2.除自住物业外,不再投资第二间物业;3.出售大众消费产品股;4.出售中小型银行股,投资欧美大型银行股;5.出售垃圾债券、美国州政府或市政府债券,集中投资国库券;6.选择性出售原材料股(例如那些硬原材料股,只投资农产品股);7.出售普通科技股。7 m  t- D0 {- o+ a
  中国过去三大领导人曾访美,可反映出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的变化。第一次是1979年邓小平访美,获卡特总统给予中国最惠国地位(MFN);第二次是江泽民1997年访美,目的是解开经济制裁;今年胡锦涛访美却是大洒金钱,向美国购买450亿美元产品……三十年前中国“求”美国给予最惠国地位,今天已成为美国债券的第二大持有国,由此可见变化之大,亦证明改革开放政策是走对了路。过去两国关系良好是因为美国人需要消费品、中国人努力生产,2007年金融海啸后,美国认为中国应将人民币大幅升值,刺激进口大幅增加及减少出口,但中国不同意;中国政府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局不应大量购买债券而令长期利率回落,导致资金向全球流窜,令新兴市场CPI持续上升,人民币只是追随美元汇价升降而已。中美关系进入同床异梦期。
5 _& g0 }, p9 F& e) p0 g. a  通胀拖低新兴市场股市# R, h* a/ V4 V1 i9 o
  低增长、衰退出现的次数增加是公元2000年后的世界经济大趋势,理由是IT革命带来的20年繁荣期到2000年结束;反之,资源产品价格因供应短缺由2000年开始上升。1967-1980年的环球资源争夺战,最后以美元利率升至22厘结束。
- V7 `% Z9 q0 ?/ ^8 R. i  这次又如何?2000年至今,美股只有波幅没有升幅,但黄金及资源价格却大幅上升。在1970年代,美国政府仍努力去阻止金价及资源价格上升而将利率不断提高,反之,过去10年美国政府却不断减息去维持经济繁荣。最近金价由去年12月7日的1430美元回落,到底是另一次调整,还是大方向的改变?至今仍不清楚。
! I1 t' b8 M4 d  去年至今,食物价格狂升已令不少贫穷国家出现政局不稳。
% U4 {4 s9 d0 c% e# o. D  黄金牛市一期由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CPI升幅之下开始,到2008年因美股大跌而结束,金价由252美元上升至1000美元,升幅接近4倍;黄金牛市第二期由雷曼事件引发,资金为避险而流向黄金及资源市场,金价由700美元起步到去年12月7日1430美元结束,升幅约一倍。黄金会否出现牛市三期,即类似1979年底,因伊朗皇朝倒下,金价在三个月内上升一倍?
( A. m1 m: i( d5 I" s  2010年升幅最大的商品是农产品,例如玉米升幅超过90%、棉花升75%、糖及小麦升47%、大豆升34%。( _7 R, h3 b9 J; z0 \
  除了美元贬值因素外,天气是去年农产品价格急涨的最大因素。俄罗斯、黑海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去年十分干旱,今年澳洲又出现水灾,欧洲、北美洲、阿根廷及中国去年的天气亦欠佳。部分大量生产农产品的国家因担心粮食价格上涨引致社会不安,已宣布停止农产品出口,是令全球粮食价上升的背后理由。新兴市场CPI构成部分中食物占很大比重,其次是工资及租金,上述项目在去年新兴市场的升幅都很大,当地CPI升幅扩大引致利率上升,令2011年起新兴市场股市回落,例如印度、印尼及菲律宾等,孟加拉更回落27%。
$ E6 H2 S3 \, z* f  煤价料跑赢油价
6 \7 ]3 J3 t6 ^  R) H  澳大利亚水灾令当地煤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澳大利亚煤矿股在1月份的两周内上升42%,因澳大利亚产煤占全球产量的1/3。今年中国需要进口煤2.1亿吨,较去年的1.66亿吨增加26.5%。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进口国,2010年较2009年升35%。印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进口煤估计约1.04亿吨,亦较对上年度大幅上升。我老曹估计,2011年煤价升幅应跑赢石油,其次是天然气自2010年12月亦开始止跌回升。% s- p8 J$ s7 a
  天堂在哪里?有英国警察、法国厨师、德国机械师、意大利情人及瑞士银行的地方。地狱在哪里?有德国警察、英国厨师、法国机械师、瑞士情人及意大利银行的地方。香港为何叫做天堂?因香港警察接受英式训练、香港厨师向法国学习、香港机械技术不少来自德国,我们亦学做意大利情人,以及拥有瑞士一样效率的银行。但愿兔年大家生活在天堂。
Thought leads to actions,Actions lead to habits,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97

主题

653

帖子

5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5
获赠鲜花
3983 朵
个人财富
6951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6
发表于 2011-2-16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顶!话题太大,等有空了再探讨。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4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