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25|回复: 0

中国人出国前怎么也想不到的14件事

[复制链接]

3533

主题

3580

帖子

1

精华

版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59
获赠鲜花
24 朵
个人财富
35436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13
发表于 2013-5-2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01 粤语也可能是优势语言
8 ]1 H/ F5 s5 K

' _: q) p4 S3 T: U* W8 e6 O$ k! ^( Q' p虽然汉语和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一同被列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但是在新加坡以汉语为母语的家庭越来越少。在那里,只懂汉语就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无法进入主流社会。% j, ?& P. R7 j% n7 j
5 Z# x% V' e3 g& |% ]& T1 ~
在新加坡,只有会粤语才能更快地融入当地华人圈。
, @- _2 V/ S/ O( [  I8 ^9 O# G4 M- ~% L, B. k' N5 ]0 o! o
李毅是上海人,祖籍广东,家中的长辈都说粤语。他移民到了新加坡以后,粤语就成了他在语言上的优势。除了平日吃饭买东西,在工作的时候说粤语也能让他很快和周围的同事拉近距离。李毅是音乐专业的,他接触的新加坡文艺圈、电视媒体里都有很多说粤语的华人。
1 I& p: j* Q6 b$ X* ~% v5 [$ w1 H! g4 C4 L$ c
谢钢去澳大利亚之前就做好了有英语语言障碍的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的是华人之间也有语言障碍。刚到澳大利亚的那段时间,他在华人餐馆打工,老板是祖籍广东的老移民,谢钢和他说汉语,老板表示听不懂。后来他慢慢发现,很多华人听得懂汉语,也会说,只是他们习惯说粤语,不太愿意迁就新移民。
* L# X7 z, b$ q) ~0 f  ^2 m
& |$ X5 p$ z$ R02 不是移民了就有高福利
) j& P4 R" q5 E- [. q8 ^# x# w
  e8 I" }, T1 n: D4 \
新加坡的福利没有李毅现象中那么好,总体来说不如澳洲、加拿大等国。这一点新加坡和美国有点类似:有工作,才有福利保障。
2 X( g2 L7 ?  L% I* d! F3 J  `! z2 L* A$ b" G0 x( S
他刚去新加坡工作时,公司定期每月帮他缴纳新加坡公积金(CPF),进入账户,以保障其生活,账户功能包含退休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教育、投资等。但是李毅的事业很快超出了新加坡的范围,哪里有好的机会就去哪里,尤其是入籍新加坡以后,他一直在亚洲甚至全球“找活”,不在新加坡工作,他的CPF缴纳就只能停止。在新加坡不缴纳CPF就没有基本保障,李毅只能多买几份商业养老保险。& B5 K% X( e$ t* ?2 w+ o- o

6 X- r8 H! v- u! _. Q; U美国发放的养老金和居住年限、纳税情况成正比,在美国,必须累计工作满10年、缴满40个季点(工作一个季度算一个季点)的社会安全税,退休后才能拿到社会安全金。但这笔钱也不够养老,还得加入其他的养老保险计划来补充。
: `' I* I$ o- Y7 A9 D8 |3 b  c2 K, K0 y0 z8 t1 w6 t
03 出了国还要做“夹心层”
) b5 G: F3 \( m- h: q  O% z
& H9 X1 l. \6 K7 n: m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非常优厚,很多新加坡公民居住在政府组屋里。0 @, Q' ?5 g) G6 r# O) y7 H

5 M+ W, h$ r" m. l2 \2 w政府组屋都是公寓,比现在中国大多数住宅小区品质更好,还是精装修,可以拎包入住。李毅说,目前新加坡普通公寓平均单价3万多元,同品质的组屋单价只有1.5万元,持有组屋满5年后可以按照市场价卖出。
$ p# K* o/ N! K% {6 W# l+ @1 ^# U! r! G2 \+ x
但是,政府组屋只允许新加坡公民购买,新移民不能买。至少要持有绿卡2年并且在新加坡居住满1年,才有条件入籍新加坡。但是入籍也只是达到了最基础的条件,要满足全部条件,你必须已婚,而且家庭收入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标准。满足了全部条件,才有权利以市场价的一半的房价购买一套政府组屋。
; P* h: ^. v. I. U; I# {/ {+ L+ A0 X% H
在入籍并达到所有条件之前,你仍然要面对高房价这件事。
9 V4 t$ O+ L- G! R4 l" N" U+ P+ a" m; i! |# k
04 工作和语言的死循环
) _# j# z6 v# M9 {5 H4 k
" ?" r8 L: J2 q7 T% _% u
宗雯珺移民德国之前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公司位于上海中心最繁华地段的甲级写字楼。虽然大学期间并不是学语言,但她的英语很好,而且一直在外学习法语。
/ }2 A% |- v0 N# c! b/ \' g
3 {; Z9 R9 I- v. A5 o* ]虽然去德国之前学了一段时间德语,但那个水平不足以让她在德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会说中文这点只能让她找到中国免税商店的工作,环境嘈杂,还要做体力劳动,更没有机会借工作练德语。“现在虽然已经学会怎么和这群人相处了,但我每天还是有辞职的冲动。”她的先生还在上学,只有一份Mini Job,所以她必须工作。" Z. W: \5 ]2 {
, T0 Y# o# G$ H1 B/ |9 T
宗雯珺说,对于找新的工作,一是没有头绪,没有人脉关系,二是德语不好,有了好的机会也没有把握能抓住。她想去学校学德语,但是这份工作令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5 ]/ W2 E0 e! V6 c& q' _# J3 c/ M7 q) k3 U; O* f5 e4 W( a
05 夫妻可以共用医疗保险# e% c! X2 D+ T( _* O

) _2 c  f7 a* l8 a& n) |8 g德国居民都要在政府的要求下去办理一张医疗保险卡,每人每月强制缴纳医疗保险。宗雯珺说,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没有工作,没有医疗保险,就可以用对方的医疗保险看病。美国的医疗保险也有类似的规定。
: s% b( z, @, a2 Z( w6 x$ u. B7 u$ v' N1 z
06 中产阶级看病最头疼
( e# s, A$ h* i" G) K
+ T8 D4 F: ]$ {! ~5 R, C
美国实行复合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障和私人医疗保险。富人有实力支付私立医院和私立诊所的高额医疗费及高额的私人医疗保险,看病比较轻松。' P9 p& i0 G' q) c# _
$ y. w% p0 w( O! c
看病最头痛的是中产阶级,他们有一些财产,而国家不会替他们的医疗买单。如果在比较好的公司工作,公司会给雇员买医疗保险,但是一旦失业,同时就会失去医疗保险。他们看病的压力最大。! S$ ^- ?# p8 |2 O- U) Q2 A, Z

$ ?3 Y  y' N3 p1 R  E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会缩减公共支出,许多公立医院会取消免费医疗项目,公司为了减轻负担也会提高个人医疗保险比例,这就意味着个人要为医疗承担更多的支出。 , U- d! T; @# ^: k2 y" f9 N" l( A
8 z% Y: l1 V# F# x6 ?7 \
07 看个小病也要等很久2 T) p7 r1 `! t, |

1 ]/ F3 X' i: e在澳大利亚看病几乎不用自己付费,但预约要等,就诊当天也要等。
5 ^2 I: V2 r+ a4 e
/ b$ w6 A( I& z3 Z5 X& f; w5 n澳大利亚没有“急诊”,无论是脸上长痘还是癌症都要先和家庭医生预约看病时间,家庭医生初步诊断后无法治疗的,再申请转院到专科医院,什么时候能排到很难说。常常是预约日期到了,病早就好了。要看急症只能找无执业资格的黑诊所或昂贵的私立诊所。程陆2005年移民澳大利亚,到现在身体不舒服时,第一个想法还是回国看病去。
1 t1 }8 t% O' Y, i
/ v$ o$ P, n$ S6 d$ _7 R谢钢曾经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留意过,一个医生一上午只看10个左右的病人。一个病人看完,医生不会马上摁铃让下一个病人进入,而是去休息室休息,打个电话、喝杯咖啡之后,再回来叫下一个病人。除非是急症,在德国生小病也要事先预约,按照预约的时间去看病,有时候得等上几个星期才轮到。8 r# W4 f4 N& J( p4 e- `
8 T$ \# l+ Z/ a% d- K
谢钢1980年代刚到澳大利亚时,最初也是在餐厅打工。直到读完书,才在当地找到公司职员的工作。- U4 t: K4 e2 e5 s# z$ `( N

/ |7 [7 J; j" r6 l( E4 |08 公司在获得绿卡时起作用4 b  b* X8 j: o$ c- R. i" T

" ~+ C; K1 x% l9 N3 {. L/ i. {* e9 m5 S中国移民很难在公司里获取技术类以外的职位,升上管理层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固有行为习惯也会导致公司对他们的评价不高。
( r/ P4 o) A. f6 |' [3 ?, ]
  T" X( L, \- Q大多数中国人在一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只参加华人社交活动,很少参加公司或是当地人的活动。看新闻主要看华语新闻,跟美国本地人交流也以“中国”为主题。这都会给人留下不愿意与大家交流的印象。* i4 n$ s% v3 L/ |; b) m/ f( M

" J1 H6 m" [" }2 Q1 K5 z3 L$ o只有表现出愿意融入当地文化的态度才能帮你摆脱这些,谈论所居住城市的橄榄球队比赛,主动加入聚会,就更容易在职场上被接受。
/ f: _' Y( h2 B3 |+ C+ q: |4 O  X* ^/ A1 o' n
技术移民能否获得绿卡和公司是否愿意长期雇佣你有很大关系,公司在你争取签证这件事情上也能发挥作用。大型公司通常要看业绩表现和上司的评价,小公司则可能会以支付少于标准薪酬的条件来承诺帮你获得工作签证。1 Q6 w8 f: d; i2 {; `. L
& \$ q% H2 i2 O/ D, D
09 住在华人区就没法融入当地/ o% Q! I  k, y2 d" f; ~
$ e8 j% @' R7 J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华人区环境大多数都很差。有些移民刚来的时候以为住在华人区会有归属感,语言也有个适应过程,人际交流没障碍,生活习惯都没差别。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区所处的地段甚至还非常好。/ V. {( H8 ~! c' D: a& D2 K8 [

. R# ]8 N" c' K4 E华人区老移民很多是早年偷渡过来的,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素质不高,很多家庭一旦有条件,就会搬离华人区。尽管华人区的租金都比较便宜,但是住在那里会直接阻碍到家庭融入主流社会,而且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对家庭和孩子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u+ C; h0 K- {2 ?
  F) B% q& Y6 f% j+ T7 N! I" Q
10 你进不了政府部门工作
. v5 r0 c* O0 d- i1 v

- C8 S: w3 C' G3 c  S+ {% E出国之前曾经想过是不是有一天可以进入当地政府部门工作,融入主流社会。到了加拿大以后才慢慢发现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 {9 k2 t4 T- a" X, I, W  Y- C+ ^/ b1 {4 l8 G" j
当地的政府部门只要本国公民,不接受移民。工作所需的资格证书也必须以加拿大本国的证书为准,个别与国际接轨的资格证书有时候可获得部分认可。( I( r. S, j7 q, f
4 z3 Q  X/ o+ x' R4 ^
11 可以先融入华人社交圈
4 ]& e8 K, h3 c
+ I" Z7 U- b2 A6 h0 L) a% ?
李峻去加拿大的时候还很年轻,到了那边先读了一段时间的书,用来融入当地社交圈以及缓冲找工作的时间。比较幸运的是,在读书期间他就认识了当地华人商会的人,为他找工作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
0 J1 `1 J; w# E$ U
6 c" J1 ~% E& I5 v1 w  f! E# x能认识商会的人,是他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同乡会、同学会,旅游团和BBQ聚会获得的机会。刚移民过去的人,最好能和认识的移民朋友交换各种信息,找工作有人推荐是比较快捷和有效的办法。
3 j7 Y' D6 p2 ^4 J& R& C- k/ ~, t+ \7 A- l
12 十有八九要做蓝领
8 b0 A' |2 m% O5 S2 H4 H! R
/ W/ d/ o5 w7 i9 z% X) M
肖树(化名)的一些学理工科的朋友移民到加拿大后,找工作特别难。他一个朋友,拿着英国的地质学博士学位,通过技术移民至加拿大温哥华,大半年都没找到工作。后来他开始做保险推销,至今已经做了8年,太太在一家巧克力厂的流水线上分拣包装各种巧克力产品。4 W& z( u) T: U1 Q' o; i

, ?4 {( N: b' P" N1 }现在他们有了积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刚刚在温哥华买了房子,不用再租房了。在他身边也有一些在国内是高层领导或精英人士的朋友,为了移民加拿大耗尽所有积蓄,到了加拿大以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又不愿做蓝领,所以生活很差。
( [0 x1 t/ E: \; f1 Y1 b1 w! Z( J$ U7 G) d3 _/ n) i# L- f2 y' z* e4 O. `
13 Labour的工作不比Office低级
* \( Z- z, g' |! C$ p7 R) k3 s

: n! O6 P# H8 x3 k* m# M在加拿大,Labour的概念并不带有“苦力”的意思,大部分人出国前认为在加拿大做Labour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收入也不会高。其实在北美,Labour的工作薪水往往比Office的还要高,前两年,有技术的切肉工或是送货员,每小时薪水是35美元,他们的生活其实很滋润。. m2 E+ V0 L* O. `2 P1 O0 @: C

+ N" I  }% [# P% u看起来很体面的办公室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级别的职位,拿的薪水也就是政府规定的最低水平10美元/小时左右。国外的生活远没有中国丰富多彩,反而很单调,不像国内有那么多夜生活,商场打烊也很早。* k0 h8 }' }& }6 q
5 K( A  ]5 |( ^; D) l
14 办公室政治?跟你没关系
, W4 l% P& F0 B/ u' j1 J  ^% \$ W9 c* X
1 _  e2 c, N4 {0 n# o
加拿大职场也有办公室政治,但这种所谓的“斗争”一般存在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层里。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极少能达到能参与“办公室政治”的级别。6 L% b: L! `" S4 ]7 c, e

1 y6 G5 k) j# F2 w8 _3 `加拿大很少有仅有几年工作经验就能做到高级部门经理级别的职位,还能再快速升迁。在北美一个高级部门经理,在这个职位上最少要做20年以上甚至更久。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9-27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