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8|回复: 0

“80后”留学生在俄当上蘑菇王 月赚60万

[复制链接]

3968

主题

3997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29
获赠鲜花
31 朵
个人财富
397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12-2-26
发表于 2013-6-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留学生种地奋斗初期买不起一个面包 经两年打拼挤垮圣彼得堡最大平菇供应商——: F2 v: A% x9 a  A* ?2 q; S% a
0 a! o/ J; Z- [* P" }
中国“80后”在俄当上蘑菇王
9 O  `# D# P+ s9 C. @' X' i$ H* J, @. g' |) k+ `: j9 `$ f

& K* }' Y+ k9 Z据俄罗斯中文媒体报道,一群中国“80后”竟然以当农民的方式在俄出名。他们的名片上印着“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他们种菜卖菜,竟也闯出了一片天地。4 j7 w! S2 p7 V6 w5 D; Q8 M" r8 r4 H
: {% u$ A- B% a" U. m+ y* W
“我们的平菇已经占了圣彼得堡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这里大小超市里都有我们的产品。”只有25岁的留学生陈超和李浩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农场里光平菇一项每月的销售额就有60万元人民币。* Q3 l% ~7 \0 [! D
, g3 z; C/ x- c
创业
2 ~. ^& G& ~) L" B. @* f" d
1 \7 C5 [3 R1 M0 E经商路从办报纸改行到种地
/ |; o0 V# U. z0 q  S3 G& v+ e( {8 U$ c
陈超是个山西小伙,2004年从国内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圣彼得堡航空航天大学学习经济管理。跟陈超一样,李浩然也是2004年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习经济。4 `* S- M: p6 g6 t& D+ e

& V: M% [# U% C/ r2 R( V两人都是“80后”,但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学业上,“经商”的念头一直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 }  g6 k% h  r' i1 B% i
6 H& w8 s4 o0 r
2005年,身为朋友的两人先是办起了圣彼得堡第一份华文报纸,后来,开饭店、足疗店,几个年轻人小打小闹地竟然也攒下了200万元。
3 X! j5 b* B& V. b和从国内过来考察的朱先生(左二)相比,总经理陈超(左一)、董事长李浩然(左三)、副经理焦斌(右一)显得还很稚嫩; Q! K6 A: o( a* M. F
& w* o7 b' F& q- B- v. g. w
为什么又改行去做农民?李浩然说,选择“种菜”是因为看中了市场。圣彼得堡靠近俄北部,寒冷的气候导致其市场上的蔬菜供应非常少,基本靠进口维持。
4 g/ t6 `8 |; r9 M  i# N5 e$ H; @- V- ^8 F
而圣彼得堡市600万的人口和9000美元的人均年收入,让这些年轻人看到了“种菜”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前景——土地租金低,工人工资尽管是国内的两倍,但蔬菜的价格却是国内的10倍。
0 o- k$ s+ e% W( t6 ~! W9 [" ?( F  f$ c$ z* M$ q8 Z# N
陈超对此的说法更加生活化。他告诉记者,大学时花家里的钱,总愿意省着花,不舍得花钱买菜吃。所以,大家总习惯拿俄罗斯的蔬菜价格跟国内的对比,一来二去发现自种蔬菜有市场,而平菇的市场则更加稳定。8 P: l) J' C0 f8 o* y  i

7 R8 N  K5 F$ ~, }, A  b) @' O" `于是,几个年轻人在俄罗斯找了一家公司,“借壳”租下一块25公顷的土地,开始了种地卖菜的生活。
# ^/ K0 o% H5 h6 `5 m' J; d9 X+ y) [6 s/ |' t$ S6 `/ u& p
奋斗4 F6 N/ H" s. R+ |. r( T$ y1 @

# @( b; h$ w3 @$ k% z, J  I3 l最难时几个人只有六卢布钢镚儿( Y# i( k9 ^, q* `% k- S
2 A$ a$ Y5 g- `8 s" t7 h
“最难的是2008年。”这是陈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6 h0 t0 E. i0 }1 c6 Y' a& J( B

8 p% _0 ]3 J3 D: F5 q) H1 U3 [陈超说,那时候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摸索着来。找不到市场,蘑菇没有销路,一车一车地拉出去倒掉,心都跟着被倒掉了。“如果一天能产500公斤,那么400公斤得倒掉。”陈超说,最难的时候,几个人兜里的钱加起来就只有6个卢布的钢镚儿(约合1.3元人民币),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 z9 B3 \- c1 M% W6 ~8 o3 H
: \1 L+ q6 C" `
2008年的冬天,眼看就要到年关了。“我们对当地的气候不是太了解,种出来的平菇全死了。”陈超说,原本以为可以趁过年蔬菜价高的时候打个翻身仗,谁承想,又被泼了冷水。; v2 D3 e. `7 y
) x; W7 C$ m- `. Y) e) k3 S
陈超说,不过就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大家都没想过放弃,“毕竟还年轻嘛”2 `3 j: U3 S6 z% Q  M
- E) f" d- [2 {4 [! h
为推销足疗店里宣传“保健平菇”7 \2 e: Y) v% z) a% f6 p0 {

) P% R' n( H! M, A9 I8 o) B+ \“俄罗斯历来是一个采蜜、种菇的国家,当地人对菌类还是挺喜欢的。”陈超说,为了推销平菇,他们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让俄罗斯人明白平菇是什么,有什么益处。“我们印了传单去市场上发,拉着俄罗斯老大妈跟人家讲平菇是什么,怎么吃,吃了有什么好处。”陈超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
  w4 s+ A5 f9 \! M/ W. @! ]( t
& t2 g0 m8 w3 `后来,去网站上做宣传,在自己的餐馆加了平菇的菜品,甚至在足疗店里推广平菇的保健作用。
; G* [$ Y& n6 r! b
" @. }7 E$ c7 @" k9 C实在卖不动,他们就把蘑菇免费送给当地的学校,既处理了滞销蘑菇,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就是“连累”附近几个学校的俄罗斯学生吃了很长时间的“中国蘑菇”* D/ k/ y* }; q* E8 H" M) R

& ]  S# p/ d8 j/ y$ I( Q现状
) i4 Q' l+ k+ O0 g" K& E! W+ R* J) ]
8 @0 z% ]* q' E0 Z; d) a5 n挺红火挤垮当地最大平菇供应商8 B( ?2 x' V* T; m1 g% p8 R

) p4 O! x  N3 z* k* n就这样,经过两年的打拼,现在陈超他们拥有了15个大棚,每个大棚有600㎡到700㎡的面积。除了种“主产品”平菇外,他们也种小西红柿和白菜等蔬菜。“当地曾经最大的平菇供应商已经被我们挤垮了,我们的产量每天都在扩大,但依然供不应求。”陈超非常自豪地说,在与记者通话期间,他连续被打断,都是订货商的电话。
2 o2 h# N9 L! x
/ O9 X5 m4 S" Z  Y$ }2 p  J2 R这个25岁的青年还得意地告诉记者,他帮助国内“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陈超所谓的“解决”了是他从国内雇了近20个工人来种菜。 无 忧 网 - 51
8 U) s' ~) \3 R3 Q, R3 K! p
/ t, Z; B: q& V/ }% H% F2 w
$ }% \! R0 h$ U9 h陈超说,目前公司的利润率能达到50%—60%,这样的数据似乎还有些保守,但他和他的团队是要靠这份事业“安家立业”的利润率能达到
3 W, P2 {* u" H! R; J6 g+ F: d: k1 ~5 P( I7 p3 ^9 S) e7 p
未来. K% l6 i, I- |0 s5 A
* t5 ^0 ?2 u7 Z! j, S: G' [$ u2 q
再发展筹划再投7000万元6 S1 A1 y7 @2 H! O- Q' E8 r

; p3 O. m4 a4 R* B: r“我们打算再租一个农场,占地是现在的20倍,有500公顷。”看着平菇的市场一片向好,李浩然就开始计划着把触角伸得更远。! }/ @4 p5 [3 C& a9 ^/ V  ?
( `9 G# Z2 Q( J  C$ a
新的农场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初期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边建设边生产。“今年年底开始筹备,明年3月开始建设。”李浩然计划,新的农场除了种植西红柿、黄瓜、甜椒和包菜等,还会辟出1公顷大小的温室继续种植蘑菇。此外,也会利用不能售卖的蔬菜缨子、叶子等饲养一些牲畜等。* P' I2 k) T  K3 t$ {

3 C: j  C( \6 I* x- v" e新华商不担心遭遇挫折  o% J) }% ?8 `4 s: N/ @! N1 ?
2 O1 _; P( x, l; _
客观上讲,陈超和李浩然这些年轻人已经是年青一代的华商,他们走出了另外一个方向的道路。$ x- k* Z! q+ `+ D5 |1 G7 p
- z' H0 [$ j  f5 Z( t6 ^  i
但由于去年的“一只蚂蚁”市场华商的遭遇,人们不仅担心,这些年轻人在俄罗斯的发展能像现在这样一帆风顺吗?“我们跟俄罗斯是合作关系。”李浩然对此并不担心。他告诉记者,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原有的社会分工就被打乱,擅长农业的高加索人更愿意从事蔬菜贩运及销售,而俄罗斯人又不愿从事农业劳作。“所以,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竞争。”李浩然说,他们的种植反倒是对俄罗斯市场的一个补充。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5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