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凡 于 2012-12-10 18:26 编辑
& E' Y Y; L0 i2 ]4 A" R3 _8 y$ x+ N9 B8 c# J+ @/ _( r4 T
8 h6 t# _7 m6 T" ~* ^
4 p# G' t$ q9 A+ }
+ H9 U- u: Z2 R& K3 g. V |
在心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讲心理咨询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是咨访关系而非理论知识,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首先心师要做到真诚,理解,热情,对来访者积极关注的同时还要能共情,而沉默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阻碍心师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试想在咨询会谈过程中常常出现短暂的或长时间的停顿现象,那代表了什么呢?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F7 @8 @; i2 N# S2 }& B1 G. ]1 z
/ g: P$ @' _/ g: k6 A% H, W6 C5 c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一篇案例,让我们来看看35岁的心理咨询师J与他的督导L,在六次会谈过程的沉默。0 Z! f6 `9 J) S5 w) X
' C. p2 q$ M) `& }; s- _: Q
( M% F6 H8 i) k* ~' H你有什么感觉?
0 ]2 m0 H/ v$ _/ C9 \" p5 r7 B7 ?6 T1 v, r
第一次是单方面的,是J的约45岁的女心理咨询师L的单方面沉默。 % d) W# z: v2 e6 |
' m% l d8 Z5 n! i0 N% JJ回忆说,他和L约好,每天的下午去L的咨询室做50分钟的治疗。 + a2 m3 d1 p' r8 G# l, R4 q' Y
( U0 F$ p/ c( c: }& |J回忆说,他和L约好,每天的下午去L的咨询室做50分钟的治疗。第一次,他打开门进去后,向本来并不相识的L问好,然后坐下,开始讲他为什么到这里来,希望L医生为他做些什么。 “那时,总是我自己在说,而她一直没有吭声。”J说,“我向她问好,她只是点头回应。我坐下来,本来希望她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希望她能帮我做些什么,但她仍没吭声,只是直盯盯地看着我,一动不动。” “好吧,那就我说吧。”J说,“我知道有些心理咨询师喜欢玩这种游戏,那我说说也无妨。”
) O5 V2 Q% X( O) u9 C3 x% v( g9 t" e' i9 T1 E5 E) @9 ?+ g
J来咨询的问题是他与女性的交往模式的问题,他认为自己与异性交往时一直有意无意地扮演女性“拯救者”的角色。假如一个女性需要他的帮助,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帮助,他就会与对方迅速建立关系,并且觉得很自在。相反,假若一个女性不需要他的任何帮助,他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建立关系。这种交往模式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知道这样不对,也努力在改变,但知道自己需要帮助……
' V/ l/ k/ |$ I3 ]
7 d4 k" T" D5 V$ j. b7 yJ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问题,讲了约五六分钟,但L一直没吭声,她没说一句话,没有一次“嗯”、“哦”等感叹,甚至都没点头,只是直盯盯地看着J,两人的视角大约是145度。 & ]' s/ I+ Q7 [) Z+ l: t9 |
. M: r/ O0 e+ T
]5 w6 P+ ~2 O( o3 |“我的问题说完了。”有点焦躁的J对L说,“我希望你说点什么。”
! l( h# w8 D# G$ } ~
3 p2 W) B" F, J/ s0 T) c' yL仍然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只是直盯盯地看着他。这时候,J突然觉得L的表情有些倔强有些愚蠢,这让他更加焦躁,他很坚决地对L说:“如果你还不说,我认为我该走了。” ) |& E0 e6 }+ h- O
; I- S+ \: _! `; ~+ ]
L还是没有任何回应,J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0 V" @! S' G' N3 V _5 J
& w4 }$ ]& j. v
2 R0 f3 b3 q9 s# M* D这时,L有了第一次的真正反应,她像女军官一样打了一个手势,让J坐下来。J坐下后,L问他:“你有什么感觉?”0 W% e% K* S8 u' j6 V9 o! n" g
) W- v/ p3 ?9 U* h我不愤怒,但我行动
6 |" q( ^6 Q& K% ?
# j+ b9 s, M1 ~4 F+ w6 V/ @: mJ回忆说,这一句话仿佛一下子把他打入半催眠状态,他静下来,去体会自己刚才的感觉,然后用恍恍惚惚的语言描述了刚才的感受:
7 n$ w$ E3 s" u& m, y; r
) J4 m1 ]+ N' W0 l. |9 N; Z0 u7 Q v% z9 b9 x. s
“我有一点愤怒,但不强,我的行动很坚决,但并没有强烈的情绪。我知道我是一个情绪比较弱的人,我没有情绪,很少有情绪……
+ H/ \$ c, C' o# w1 i Z9 S( V \1 m9 z }* h: M! x% a
) C. t- w$ u) K- s W$ n
哦,我是用行动来表达情绪,用行动来表达愤怒……我从不和女人吵架,以前认为这是一个优点,认为自己很有风度……你伤害了我,但我不愤怒,我只是感到忧伤,我不强求你做什么,但等有一天,我觉得够了,就会扭头离开……现在,我知道,我这是付诸行动,我其实是在远离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拒绝好的沟通……”) ]1 w/ z$ Y- s7 V' U6 d
在这种恍恍惚惚的描述中,J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他说,L长时间的沉默把他的原生感觉逼了出来,假若她一直给予回应,他们就可能会陷入到他的“客气寒暄”的陷阱中,从而把时间浪费在派生感觉中。
( M9 \7 G1 p! M' b" C5 ]: r
# r1 z' B% q9 g6 ]! ?7 o8 n+ ~) E' _5 j1 o; _: `7 w1 y
心理咨询师常被形容为“镜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最平滑的镜子,可以帮助来访者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那么,L的这一段长达五六分钟的沉默,就起到了最平滑的镜子的作用。一开始,J在这面镜子前玩客气的舞蹈,潜意识希望这镜子夸自己“你真好”“你真有礼貌”“你真乖”等,但镜子没给予任何回应,最终,L用“你有什么感觉”这样一句话打断了J的游戏,让其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最真实的“心理形象”。 , {. {5 e( ]5 }0 U, g/ c
& H, x! {% j+ b% {
0 y0 w( n* I' K: q! _这就是“问题在关系中呈现”。
0 m2 i# ?+ j7 a- |1 Z y4 d/ o1 w
# q: L; x& U: h4 h- j“无奈……深深的无奈……”
: H( G& q! L# W* G/ m' p4 {( w5 D% @" E6 o5 U0 U
第二次长时间沉默发生在第四次咨询时。第三次咨询,是J的独角戏,他讲了自己最重要的一段经历,50分钟的咨询时间,他差不多讲了47分钟,最后只给留下了3分钟时间,L利用这3分钟时间给J讲了她对于J这段经历的一些解释。 4 V' O1 w. N* N7 p
2 q& l# X, U% y
第四次咨询开始时,J说,他认为L上一次的解释非常好,但因为当时的时间限制,他想L应该没有把话说完,所以希望L再多说一些。 听完J的话,L仍像第一次咨询一开始那样,没有做任何回应。J也沉默下来,他仍然希望L说些什么,但他不想再提要求,因为知道她不会满足他。 于是,J也沉默下来。虽然心中仍希望她说些什么,但他不再表达,而是去捕捉自己的感受。J觉得自己越陷越深,一些沉在他内心最深处的感受隐隐约约浮现了出来……
( p/ x0 `3 u! g) V+ H2 m8 d u0 V6 q6 e
两人一同沉默了约七八分钟,L突然问J:“你有什么感受?”
' i$ F: [/ h+ ^: ^2 _
) E) I2 M3 n# G( E9 x" j, M2 ]% r那个时机,J回忆说,L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虽然沉思被L打断,但J不觉得有任何突兀。和第一次一样,这一句话立即将他打入半催眠状态,他又开始用那种恍恍惚惚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感受:“无奈……深深的无奈……”
4 ~ [$ W' v! v3 m
# Q) k2 H( u6 q# b5 G. \7 y) s' E刚说完这句话,眼泪就盈满J的眼眶,险些汹涌而出。J习惯性地叹了一口气,情绪平缓了一些,继续说了下去: + J+ e# q# c1 [4 ^$ a' ]8 G1 M
' U9 d$ n4 L \- O' b
“我觉得……好像回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妈妈被又一次找上门来的奶奶给气晕了,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爸爸他们都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点惶恐,去和妈妈说话。妈妈……没有反应,没有任何反应。我这样说,她没有反应。那样说,她还是没有反应。我担心妈妈,也越来越惶恐,于是……自己去做一些最简单的家务,想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 ' y w) a, O5 H, V% n: R
/ I# X0 K, Z- T9 `% `9 V/ O; e! p说到这里,J难过到极点,眼泪再次险些夺眶而出,他又吸了一口长气,继续说了下去: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莫名其妙地主动帮助女性。其实,妈妈一旦好起来,她不会让我做任何家务,让我出去玩。她从不会用夸奖、鼓励等方法来强化我做家务的习惯,我是自己主动去做的。长大后,这就成了我的习惯性行为……” $ O. F9 s! f+ X0 }0 W' N
0 W- ~6 F! ?6 V这一次咨询的其余时间,就是J在体味那七八分钟的沉默中的感受,并由此展开自由联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心灵的迷雾一点点被吹散,他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清晰。
7 N( k8 z, k# t0 d( a
9 u6 o# A' o0 s1 F三次沉默呈现了他与女性交往的全过程 & M. {. W! @" x' l2 m1 T
" n& x7 u4 S) g
等说完以后,50分钟的咨询时间恰好结束,J向L深深地表达谢意:“谢谢你!非常感谢!”
7 @. L$ z$ Z5 g- c7 ~6 j" v/ i0 ^
5 L9 [& L/ n% l, G+ X% v6 B# z“也要谢谢你自己!”L对J说。那一刻,L的眼神变得非常温和,不再像女军官,而像是妈妈。
; A% M3 I* o8 _# f9 t* }% l' A, }
0 {% R! Y0 J8 Y4 Q“这就是治疗。”J总结这一次治疗的经历说。他说,这一次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感悟到,心理咨询最大的价值不是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什么,而是提供一个好的关系,把来访者带回到问题产生的那一时刻,让来访者切实地重新感受到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治疗效果就产生了。” 0 K6 X# Z$ K' a7 L9 X6 m$ W* F
: u9 ~9 u/ t4 a# d% i, y! ~" z“我从不恋家”
" x2 P9 x/ \& V2 @& B/ h# v: C* ?
' L1 n7 N- S% O. U n第三次长时间沉默发生在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J和L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形下做的治疗,只有六次并非是J问题所决定,而是只能做六次,但实际上远远不够。 : p# E5 q& \* v
3 e2 e; P' j1 [) f那么,最后一次治疗会面临什么问题呢?就是分离焦虑。三四岁的孩子离开妈妈时,常会哭得撕心裂肺,就是因为强烈的分离焦虑。J和L的咨询关系建立得很好,按说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但J没有,一点都没有。 - z: I5 ~* ?" Q
( @+ V+ N( ?, P# ~“我是一个奇怪的人,从不恋家。”J对L说。
1 C, J- E3 h9 _# D' i# l {5 v- _8 L
“我高中住校,这是第一次离开家过独立的生活。晚上,我心情很平静,但就要入睡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哭声,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有不少同学想家想得厉害,有些人受不了就哭了。我想,你们怎么这么脆弱呢,这么点事就受不了!但后来发现,原来脆弱的人占多数,像我这种若无其事的才是少数。”“离开家没有焦虑。高中毕业也没有感伤,
$ g& P- S. m# y4 M7 d
0 ?2 o/ E6 T3 C5 M2 @3 ?0 z( {大学毕业也没有,我给别人的毕业留言,都是积极向上那种,没有一点离别的味道。” . }- t+ z5 f. A" f% l3 u
) w0 v% |* t, \0 d
说到这里,J突然停下来,他发现自己说得太多了。他问L:“我是用滔滔不绝来表达分离吗?” 9 _7 P i( @0 h: ]6 T1 ]7 s- m! G
1 x% d: |( Q8 Y# Z( E
你还有什么感受?”
{. P$ o l1 E' [9 E
# x L8 M$ Y- @L没有做任何反应,她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J。两人随即再一次陷入长时间的沉默,J又一次静下来,沉下去,陷得越来越深,内心深处又有一些东西悄悄涌上来。
+ T. ~$ X. n6 d6 A2 W$ q& z3 R6 w" h9 h% D# v( v: F
又是沉默了七八分钟后,L又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时间,问J:“你有什么感受?” 5 p$ ~! s5 i0 a
1 J3 k- |' g' e! |- y% o$ F' R, Y) ~“忧伤,抑郁。”J回答说,“我觉得淡淡的忧伤,仿佛很轻,但我知道这其实很重……” 8 g1 t7 b) r4 C! e; h& O# q; L8 w
- x3 `) ^+ m I$ F, o2 z# L9 n# [
描绘完忧伤后,J停下来,L继续问他:“还有什么感受?”
6 |0 v4 C: k$ \$ h5 u) ?* R5 T }
“好像……我并不怕分离,我想已预见到,我可以推开咨询室的门,然后转身,没有一点忧伤地离开。我想这有些奇怪,分离焦虑源自于珍惜,我们越知道一个关系对自己重要,就越舍不得分离。这次咨询对我帮助很大,但我就是没有分离焦虑……”
Z1 {, @4 n" b- [# W
2 P, V @! ]. _: }. K: m说完这些,J又停下来,L又一次问他:“你还有什么感受?”
6 \) S9 `; M: S
" U2 D- `# B0 n6 Q“我……有点想离开” 6 u# s; a! }4 S# E+ {
& {7 \& t _6 z) d: W
J感到有些惊讶,因为在此前的咨询中,L从没追问过他,更不用说连续追问他两次。但他试着再次沉下去,慢慢地捕捉刚才那段沉默中的感受,终于,有一个很不清晰的感受浮现了出来。 ) o; y- j( @* }. G9 {
* m% o; k) W/ J6 f; q1 M: K“我……有点想离开。”这句话刚说口,J已有些哽咽。
9 i- D6 K! ]' R. i3 _0 d$ Y7 d3 F3 m( V
“我几次想问,请问还有多少时间,还有多久就到时间了。我想我是害怕被迫分离,所以我要掌握主动,我主动分离,那样受伤的感觉就轻一些……” 9 M- e3 N& l0 P/ _4 K+ y, a9 M! W
7 _& y% O% j& ^8 `" x, i5 V
“比方说……打电话,不管是我主动打给别人,还是别人打给我,最后说‘该挂电话了’的总是我。和女孩约会或参加什么集体活动,不管时光是多么美好,到了快结束时,我总是频频看表,原来,我是希望在分离时占据主动,好让自己受伤的感觉轻一些。”
# f3 w7 s& e+ ]1 |
1 F/ `/ s- S9 Y“我想问你还有几分钟,原来这就是我表达分离焦虑的方式……”J说。
, D. y$ a" C0 P. E( J. h, _ Q“我从你的眼睛中已经看到,你想离开。”L说。 ' V4 ^/ F' }) o6 {5 ?2 [8 A- p
. W" h6 c/ c) M+ Y3 TJ立即醒悟,“离开”是他最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其效果一样是为了防御强烈的情绪。譬如,追求一个女孩时,只要稍有困难,他就会后退。然而,他虽采取了行动,但却没有想“离开”的明确念头,那种后退完全是一种下意识里的反应,他原来一直都不明白自己是这么怕被伤害。也正是因为怕被伤害,他其实从不曾特别努力地去接近他所喜欢的女孩。 ! F, ]) i* b( i
9 a' m" M6 |# e三次沉默各有深意 % e& B5 W! W P; d
- f- L W6 |5 ]2 ^& ~; x* S* [
J将他的这一点认识告诉L,L听完后又问他:“你说过,我们有三次重要的沉默,那你怎么看待这三次沉默?” 7 j. X# L" \9 F7 B
: V7 l& M7 W) T1 y8 p' u& {! xJ想了想,回答说:“不是很明白。”
0 k" {; _! L# q* D
% o) R ^: i/ c! {4 ~7 d: t+ u5 lL解释说,这三次沉默正好反映了J与女性交往的过程。
, q/ Z9 @3 q# w3 M% M4 f; P8 Z9 |& x' ?
第一次沉默,J最后的结果是拔腿就走,那是因为关系还没建立,尽管L对他很可能有帮助,但J遭遇了一点挫折后就想离开。这正是他一开始与女性建立关系时常见的模式,“你怕受伤,所以不管这关系可能有多好,你都会立即斩断它,脱身而去。”
; T+ L6 D8 n2 C/ o8 l1 `9 u1 r: }+ }4 D0 ^, N! V( k7 d
听到这里,J又沉默下来,他想起,因为这一点,他的确错过了两个特别好的女孩。- v6 m1 ]7 i. u8 s3 e/ h4 r
1 J L3 B. u2 p& k0 X! ?( Q% m
第二次沉默,J的反应是,尽管很无奈,但仍留下来,因为关系已建立,他做不到拒绝与他已建立关系的女性。所以,一旦建立心理上的关系,不管那女性如何,他都会继续坚持下去,哪怕心里特别想逃,也仍然会继续下去。
3 R8 p, z% k# Z3 B
' R, h' {6 x8 f' |2 x2 T3 i( y! j她说得对,J想,正是这一心理,让他尽管一开始就想和前女友分手,但两人却一直纠缠了三年。 . E; v+ v( o% ] J U6 d2 v
: ^% o0 b0 J4 U9 C3 G4 T' w! n9 Y8 T
第三次沉默,J的反应是“忧郁”、“不焦虑”和“想离开但却不自知”,这正是等关系变得不可收拾时,J的反应模式。
1 e2 |. t- d! s& a0 N. r5 m8 K2 `+ @2 ?. }
的确如此,J想,关系越来越糟糕时,最后他都会变得有些抑郁,他常做离开的梦,但“分手”两字总是说不出口。并且,他从不会在刚分手时感觉到特别难过,却有一次,在分手一周年时,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分离焦虑。
5 x2 d9 d' @! s0 f
7 x' j- Q% p1 Z1 ^/ i对三次沉默的解释,是L唯一一次给了J长时间的解释。J觉得,这应该是L也知道,仅仅6次治疗太短了,她不得不打破她正常的治疗模式,多给他一些东西。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她应该不会主动做这么多解释,而是继续让他自己去体悟。
- Q6 p! m2 J! b9 R- y7 @* D# y& z+ w/ x, _
很快,最后那一刻到来了,J主动要求与L轻轻地拥抱,以这一仪式结束了这次治疗。 % \3 P. ^3 }, ~; D7 m+ l
. q) B$ @# z0 c) T
打开房门转身离去后,果真和自己预料的一样,J没感受到丝毫的难过。在这一点上,他仿佛还是老样子,但J分明感到,他内心里的一些东西已经发生改变了,他说不清楚,但他确信!+ [7 D# y5 P: ~% J
——其实有时候会沉默更有价值。
/ x" S9 l* k8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