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后融入陌生环境的吃力和夫妻间融入程度的落差,加上新环境下本就难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压力,往往会放大移民夫妻间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 }' \8 T0 V3 v; j3 L/ A移民之后:真实加拿大之旅 如今的加拿大,已不是十多年前我们刚移民时,那个对普通中国人遥不可及的陌生国度了。自上世纪末起,加拿大就是中国人最热门的移居地,最高峰的2002-2004年,每年移民加拿大的人数都在三四万左右,此后虽有所回落,但谈论这个话题的人,却有增无已。 " N* R3 C8 x3 I
离开故国久了,有关国内的情况,于我们而言,有点像另一个世界的事——我们竭力想象着曾经熟悉的故乡现今的样子,更激起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有时不免想,国内的朋友看我们、看加拿大,恐怕也会和我们如今看国内那样,既饶有兴趣,又似是而非吧? 这些年来,我们对国内那些表现加拿大华裔移民的作品——不论标榜“纪实”还是明言“合理虚构”的——感到颇多遗憾:这些作品固然填补了“从无到有”的空白,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的实态,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扭曲。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却只能让今天的大陆读者对加拿大大陆普通移民的生活、心态和精神面貌,对移民加拿大本身,都产生一种既不切实际又自以为是的先入之见。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去弥补这一缺憾:把这里的真实故事讲给在中国的朋友们听,正是我们对国内同胞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谁在移民?何种方式? 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一般有两种方式:2008年前以技术移民为主,2008年后以投资移民为主。两类人的生活和遭遇,大有不同。 技术移民的群体,通常年纪轻、学历高、不富裕,口袋里普遍只有几千块加币,省吃俭用,也仅能勉强维持几个月开销。 0 N1 w4 K* Q- L1 W ]
他们虽然凭着技术获得加国国籍,登陆之后,一身“武艺”却很难施展。这主要归咎于加拿大技术移民引进中一个奇葩的现象——在引进人才时分门别类,强调“专才”,但引进后,人们的境外学历、专业资质认证和境外工作经验却很难得到承认。我们所熟悉的大陆移民中,甚至有人在加拿大企业境外分支工作,移民后同样被告知“缺乏本地工作经验”。 , H2 e8 I F6 ]5 i5 ~6 D( V; l3 V
结果当中很多人遇到“融入”瓶颈,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长期在低薪、非固定的“小时工”圈内徘徊。
' d. x! C/ {2 z; ?9 _, \3 s8 _) U" S投资移民就没这个问题了。这些在中国就腰缠万贯的富裕阶层,通过联邦投资移民、联邦企业家移民和各省提名经济类移民等各种方式,获得入籍资格,“除了钱和卡啥也不带”,一落地就忙着看房、买房,甚至有些人移民尚未办妥,就已在加拿大买好了独立屋了。 g9 F/ e3 r" x+ L3 H" `7 }1 ~
他们在加生活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1 Q( G3 X# g D$ _9 \
“两栖人”: 这些人大多在国内或其它地方有实业,移民的目的是“拿身份”、“留后路”、“保资金平安”,或为儿女家人考虑,但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
; D0 x6 k4 r" \8 k" W$ c$ J“时差派”:他们虽然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但挣钱仍然靠内地,其共同特点是“晨昏颠倒”,在夜里工作,凌晨开始睡觉,下午则悠闲享受生活。 “实业派”:真正在当地投资、经营的,近年来数量有增多迹象。其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投资实业并非看中商机,而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家移民条款中对投资规模、雇佣人数和经营时限的约束,因此投资时往往不计盈亏,一旦期限熬满就任其自生自灭。陶短房前几年曾在列治文市用餐,发现某餐馆价钱低得离谱(特价菜竟有1.99加元/份的),服务员介绍称,这家餐馆就是 “移民专用企业”,并准确告知了关门日期,事后证明一天不差。
N5 z: ?. s1 Z6 r$ l1 }3 g7 @* r“神秘派”:这类富裕移民的共同特点是深居简出,行踪诡异,富不外露,其中有些人被传闻是“贪官”、“贪污犯”,但并无实证,也有些则不过是担心“钱财露白”有风险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中许多都谨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富翁; “贵妇和小阔佬”:最初是“97大限”前后出现过大批香港“大奶”、“少爷”,在加拿大过着奢华生活,近年来大陆出身的也开始多起来。这类富裕移民通常比较张扬,许多纠纷都由他们引发,他们也常成为黑社会觊觎的目标。 无忧资讯 联邦政府移民部提议取消经济类移民项目时称,研究表明,投资移民比其他类别移民支付更少的税收,缺乏专业技能,官方语言能力差,融入加拿大社会、环境的能力逊色,最终定居加拿大的意愿淡薄。这些说法在很大程度上,都适用于新一代大陆“富人移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融入也可以活得很好”,甚至“加拿大没有值得融入的主流文化”,人虽到加,“根”却仍在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