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公车系统(TTC)就像一个流动的小社会,各色人等川流不息,谈起乘地铁时遇到的粗俗行为,似乎每个乘客都能讲出一、两个故事。 1 q( P1 A! I4 {1 L; B; D8 C
: l; Z9 U- ?& Y1 X! k
& E7 L" ~, e& Z: E& D9 Q c多伦多内幕(Inside Toronto)近期进行了一项乘客调查,了解民众对哪些乘地铁行为举止最不能容忍,并征询有何改进的方法。
若身背较大型背包,在乘车时须留意不要阻挡车内通道。 ! F& m, W; P! K" |8 b( c
在市中心上班的货币交易员锺先生(Kevin Chung,音译)对常见到身强力壮的人拒绝为长者、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士让座位表示震惊。他认为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人之常情。年轻人有时候被提醒让座,但仍有人拧过头不理不睬。多伦多地铁上虽然闢有老弱病残优先的座位,但并不会强制要求身强力壮者让出座位,而是以自愿为原则。锺先生认为公车局应当不时派员巡查,确保那些指定的座位确实方便了有需要的人。
8 p6 l& J8 I1 N' o0 T8 hEkta Bromley最讨厌的是被别人身背的大背包挡住去路,“如果车上能设一些标志,提醒人们留意不要阻挡他人就好了。”Amanda Hiebert 回忆,一次在高峰时段遇到一个喝得烂醉的乘客,当着儿童及其家长的面,成串的下流话从口中吐出。Hiebert 表示自己不是那种坐视不理的人,她当即走上前干预道,你的嘴巴能不能乾淨些。结果却引来那个醉女人更疯狂的咒骂。 0 B0 c2 E7 x# W* F, Y- i
: |) p6 h4 H- H- N7 _
人们指出的其它不良行为包括︰乘车时毫无顾忌地讲电话,声音大到全车厢都听得到;不顾周围的人,硬挤进即将关闭的地铁车门;在拥挤的车厢内发生争执;一名学生说不喜欢晚上9点之后乘车,因为那时常有乘客大声地播放音乐,有时还遇到喝醉酒的人。 3 n, N7 ]: X3 W. t7 |
5 t- l9 n5 U; F0 _$ X) l3 l一些人声称会容忍那些不体谅别人的行为举止,因为这至少比可能会被牵涉进一场争吵要强。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代表其他遭受粗暴无礼对待的乘客出头抗议。 Amanda Hiebert表示,人们不愿意卷入争端引起围观,因为那样会很尴尬,所以遇到不良行为自己只是冷眼旁观。他认为公车局应该多鼓励乘客文明乘车,而不是光谈论不要在车上乱丢杂物。
! \$ [( B" n/ B
0 b8 E6 z# e" o/ [2 B! ? a+ Q/ Z% I$ x0 ]- D2 M( o, j- G, ^1 Q
接受采访的乘客多数认为,多伦多公车局应当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措施对付粗鲁的乘客,例如提高民众的觉悟和意识,或是引导地铁员工介入干预那些粗鲁的行为。若开展广告宣传活动或者调查统计之类的运动,也许较容易引起共鸣。 a' f4 `* [8 y9 n4 }
负责处理乘客关心事宜的公车局发言人Chris Upfold 表示,TTC的确公布了乘车的行为守则,例如请乘客在高峰时段摘下较大型的背囊等,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行为规范和处罚,粗鲁的行为举止并不在公车局优先考虑的十大问题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