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底至8月初,本人参加了一次横跨加拿大五省的九日之旅。从安大略湖畔的多伦多出发,乘旅游大巴顺着古老的太平洋铁路西行,直达加拿大西海岸的名城温哥华。行程五千多公里,途径北美五大湖中的休伦湖和苏必利尔湖之滨,穿越辽阔的加拿大中部的草原三省,寻访了长年积雪的落基山脉和著名的班芙公园,登临了风光旖旎的温哥华岛及历史悠久的维多利亚内港。
- f* N2 G9 U& l4 |. X' M( C2 S; K u# \2 _
一路上目睹了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先进超前的科技文化等。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膝畅谈,不但开阔了心胸,而且加深了对人生的感悟。归来后,重新回味这些观感,宛如二次重游,并有温故而知新之感。故作以下记述。 ; D, ^* J) B* K( J
4 G& H; l! F2 |: k6 V ?. M3 x
(一)郊外村镇稀少,休闲场所频现
: |6 u+ t$ `, a" b* X8 h# {/ p9 k8 y" x
第一天早晨,在多伦多太古广场登上旅行社的长途大巴车。8点5分出发,踏上了横跨加拿大的行程。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便驶离了市区,随着房舍的稀疏,公路两旁呈现出大片的草地和茂密的树林。沿途很少见到村镇,但宽敞的六车道上,却充满了飞驰的车辆。
. U( S% F3 }7 |9 y% k3 [" J }+ z! P U5 c! d# E; M+ }
郊外看不到庄稼和工厂,车上这么多人又在奔向何方?询问导游,方知今日是周末,大多数人是到湖边或山林中去度假。果然不一会儿,便见路旁出现不少湖泊,水上布满了帆船和游艇,上面坐着悠闲的垂钓者。再往前又看到一个大型赛马场。接着又看到许多房车停靠在林木之间,还有些帐篷散落在草地上。远处的山坡上,有多处裸露的带状空地,那是冬季的滑雪场。中午到了一个叫矿石城的城镇,观看了一个五仙硬币的造型。稍事休息,又前往号称枫叶城的苏珊玛利市。公路两边尽是天然枫树林,到了秋天这里红叶烂漫,吸引着周边的市民开车前来观看,枫叶之城因此得名。 ; l$ Q) F* ?. B4 P$ B' o4 l
7 w) q* J' V4 ^8 ]' z0 B5 Q傍晚,来到苏必利尔湖畔的苏珊玛利市,宾馆就在湖边,夕阳斜照,金光闪耀。岸边的垂钓者把刚钓上来的一条大鱼,旋即又放回水中。在加拿大钓鱼,一般都不拿回家,一方面是为保护生态,更重要的是追求垂钓的乐趣。在加拿大,人们上班时严谨认真,工作之余很少加班,休闲场所成为大多数人的倾心之地。 % G9 z2 U3 s" k6 O. }
4 `3 U4 Q# [9 m4 J/ m$ E, t4 m(二) 欣赏天鹅塑像, 瞻仰加国雷锋 " @5 H1 r: o- v. p- ]3 X
+ X- A2 f/ A- e6 q4 ]8 D! E
第二天,早餐后,前往野天鹅之乡—娃娃镇(wawa)。沿途除了连绵不断的森林,就是不时出现的湖泊,很少看到非自然的景物和古老的文化遗址。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当地人就新建了许多人文景观。大部分都是以野生动物的形象出现,如野天鹅,野水牛,棕熊及冰鱼等。在以前,这一带曾是众多野生动物生息繁衍之地,随着人类的开发,动物已经大量减少。为了唤醒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借此说明昔日它们曾是这里的“土著居民”。今日为它们塑像,还能引起人们的美好追忆。
1 x T0 s' g. A# E" `3 m) ?( v
3 H# @* n8 _0 H$ g. m
0 Z8 b( Y. n, R9 _- I: W5 i
中午11点,赶到了娃娃镇,见到了被称为野天鹅的塑像。它是用彩色铝合金精心建造,大约有十多米高,翘首蓝天,展翅腾飞。走近细看,实际上是一只大雁的造型,野天鹅是当地人对大雁的俗称。
: \. E2 A8 e& S" z$ |; \) j8 Z3 U9 A3 v3 s% A( Z. K
看到此景,不由得回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家乡华北平原上,曾经听到的空中雁鸣。到了六十年代,再也看不到大雁的踪影。而今,在加拿大仍能看到空中成排的大雁,我猜想是否中国的大雁早已“移民”到加国,不知何时能再回流到神州大地。初看这些塑像,觉得意义不大,细想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只是增添了几个参观景点,更体现出具有前瞻性的思想观念。若不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它们将离我们愈来愈远。 , Z( x/ U0 S7 m1 F- ~ t
6 d% K0 K+ d) l) ?3 S
当天下午,来到苏必利尔湖边的一个重要港口—雷湾市。在城郊看到了为纪念残疾人泰利霍仕(Teryfox)而树立的铜像。他为了替癌症病人筹集善款,拖着一只假腿长跑了5400英里,横跨了加东五省,筹集了2400万加元。这在1980年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当他来到雷湾市时,由于病情恶化,不能续跑。但他这种献身精神,使他成为加拿大人心中的英雄。全国各地不少公园里都能见到他的塑像,他被华人称为加拿大的雷锋。看来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世界人民共同认可的普世原则。
4 _# s8 k; R: [6 v- J# I' Y1 H% G' b2 H
(三) 踏进草原三省, 麦浪一望无边 5 T: e9 o1 Y; p* t0 ^
2 N( q0 j$ H7 @* O5 @' I( A$ s' L
第三天上午,大巴驶离雷湾市向温尼伯出发,进入号称草原三省之一的曼尼托巴省(Manitoba),简称曼省。随着公路两旁树林的消退,视野变得开阔,天高云淡,地面平坦,空气清新,周围十几公里内的景物都历历在目,蓝天与草地在天际相连。大巴车行驶在平缓的大道上,宛如一叶扁舟漂浮在海面。与公路平行的太平洋铁路上,行驶着的列车,像一条灰色的长蛇徐徐向前。金色的麦浪一望无边,别墅式的村舍与银色的储粮罐相伴。大地就像一副美丽的油画呈现在面前。
9 ]: {& H, J3 o3 C' \8 D+ v
6 o. N4 d& r" w% z( D在铁路的路基旁,耸立着巨大的粮食装卸塔,可以把小麦直接输送到火车厢,再运往海港码头,装船后远销国际市场。
9 M h4 i2 V" D, Y( _# G- G/ r2 Y+ m4 i% s4 |& y( H5 Z0 c
一路上,没看到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却见到在村边打高尔夫球的人们。据说这里的农民,春夏前来耕作,秋收后便回到城镇休假,冬天还可以到美国南部享受阳光。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已基本消灭,农村田园式生活令人羡慕。 - P5 j" P5 T3 O1 {1 R) B
' ~/ j3 M7 r& v4 v2 r% Z- [3 d(四) 亲历粮仓萨省,见证工厂农业 # _+ M* n" ?& p
5 w, C5 ?, M# g* z: H8 t R6 k3 n/ y- g ~ b* N0 p2 _6 A# o
第四天上午,离开曼省省会温尼伯市,向西行驶,进入号称加拿大粮仓的萨斯卡通省(Saskatchewan),简称萨省。这里的自然风光与前面所经过的曼省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可耕地面积更大,农业用地占全国的38%,粮食产量650万吨。还有许多养殖场,是加国肉,蛋,奶生产基地。由于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加国农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减轻了人们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生活负担。 无忧资讯 
. m9 j, @" G: \4 h4 \1 P' K( v8 v$ w) _6 J$ y. z$ m" {
沿途看到不少农机停放场,每一处的占地比足球场还要大。不知名称的机械令人眼花缭乱。引人注目的是,看到地里的大型喷灌设备,一排带轮子的喷水管有一百多米长,可以大面积自动喷洒。输水管道埋在地下,浇灌时就像消防栓那样接通就行。即使久旱不雨,也能保证庄稼丰收。这种机械化程度高,又能防控自然灾害的农业叫做工厂农业。
# q& h* ?( m' j6 G% F6 z
4 X. S: v! O6 m O5 D5 k还有一个令我惊讶的景点,是在加油站旁边展示着一部一百多年靠前燃烧木柴的蒸汽拖拉机。当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使用汉朝赵过发明的牛拉耧时,早在上上世纪末北美大陆就开始了农业机械化生产。萨省最大的城市萨斯卡通(Saskatoon),有着世界著名农科大学,引领着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他们培育出了世界最优良的小麦品种。
( i! \. t/ Z1 f5 I R* M5 ~" {' K, D- P4 B
(五)参观巨型商场,游览水上乐园 -
8 W& P2 Z$ } u+ ?; S5 n2 Y第五天,离开萨省省会里贾纳(Regina),前往第三个草原省阿尔伯塔省(Alberta),简称阿省。午后,来到阿省省会爱民顿(Edmonton),该市人口约70万,是一个环境清雅恬静的城市,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大的巨型商场。占地520万平方英尺(约52万平方米),拥有两万个停车位,有800家商店,光饭店就有100多家。另一个突出特色是,还附有一个宏大的水上乐园,像体育馆似的透明屋顶下,空间很大,设有几十种水上项目。一年四季温暖如夏,即使到了严寒的冬季,外面冰天雪地,里面照样可以滑水冲浪,能够享受到热带海滨的情趣。这对于生活在漫长冬季的当地居民,特别是对孩子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商场把购物、休闲,餐饮,健身,甚至同旅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把商场的功能做到了极致。市民把商场当成了业余消遣的场所。我虽然不是购物爱好者,却在这里留连忘返。 ; {6 K, R2 O: z+ S5 y, S
! F! D, _7 Z2 A( l(六)攀登落基山峰,俯视班芙公园 9 ^! D* B1 g8 l" D9 h% {9 w" ~
/ ^8 d' f/ |' ?, ?3 ^) N
; w/ _! f; R# t( v) g$ L9 c9 D第六天上午,离开爱民顿,前往被称为加拿大西部牛仔城的卡尔加里(Calgary)。该市是加国西部的经济重镇,人口八十多万。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的石化公司开始来这里投资,它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移民的热点城市。
$ n+ l- v7 A# u4 t/ z+ z# t9 ~& e1 N' F
中午登上高达三百米的卡尔加里塔,俯视可以看到弯曲的弓河流过市区。据说当年太平洋铁路修到这里,有两名员工就是沿着这条弓河溯源而上,发现了班芙温泉这块风水宝地,开发建设了班芙宾馆,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0 K" \. W/ S- s7 h* S下午,离开卡尔加里向着著名的落基山出发,一路爬坡而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草原逐渐退出视野,进入山地丛林。这时,大巴车已在草原三省奔驰了三天多时间,行程约3000多华里,该草原范围之大实属罕见。沿途的小麦、葵花、牧草如海如云,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用沃野千里来形容草原三省,远为不足。加国农业潜力巨大,面对粮食日益短缺的世界,其地位重要性非同一般。
0 h& g0 X9 L, U* `+ {
, _! j; {4 y; K5 D' L$ j6 E% O大巴从海拔一千多米的卡尔加里出发,来到落基山下的班芙公园,海拔已上升到两千多米。这里山明水秀,空气凉爽。接着,乘坐架空缆车登上落基山的高峰之一硫磺山顶,海拔高约2300米,从山上举目望去,只见远处雪山连绵,近处山峦起伏,山脚下树林茂密,谷底河湖闪耀。班芙宾馆就座落在靠山临河的丛林之间。在这里听不到城市的喧嚣,看不到空气的雾霾,花草奇异,绿树森林。令人遗忘尘世,好像到了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0 j! r* U5 }. R" M0 S L
' b( V3 W: M7 _, b晚上入住班芙镇上的一家豪华宾馆,房间极为宽敞。双人标准间大约有四五十平方米,沙发与电视之间可以跳舞,还配有步入式衣帽间。加拿大的建筑风格,处处显得大气,这可能是因为土地富余使然。
& f* d2 k2 |3 s, P" D; p6 A8 }8 n+ R0 B5 q; u& y( {7 c
晚饭后,漫步在班芙镇街头,没想到还能看到华人商店,在天涯海角能听到乡音,感到格外亲切。街上看到一个拉小提琴筹钱的女孩,大约十二三岁。她服饰整洁,面容俊丽,一点看不出乞讨的表情,表现出人穷不失自尊的风貌。在征得她妈妈的同意之后,作了拍照留影。 6 Q! |. V& |* q
; H+ L; v# ?- V5 g" i( m$ S(七)足履万年积雪,哥伦比亚冰川
+ U& y! V, `2 h% v# B' V1 K
, C Q" m: q u7 z- o5 t
# }* ?* ~( j' Z; x2 R/ _ x+ v第七天上午,从班芙镇出发,前往第二冰河时期所形成的,至今尤存的哥伦比亚冰川。在行进途中,顺着一个山川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这时,看到两边山顶上的积雪很厚,从山坡上滑落的雪层到了断壁,便裂成几十米厚的冰崖,峭立半空,气势险峻。有的积雪在山坳中形成奇异景观,被称作通天河或乌鸦爪等,令人叹为观止。在雪线下边是寸草不生的裸石,在阳光下发出深蓝色的闪光。谷底的河床两岸生长着矮树和苇草,在宽缓的地带,河水依傍着细沙形成浅滩,迂回曲折,象温柔的臂弯。在落差较大的地段,清澈的河水在鹅卵石上流过,发出哗哗的响声。清甜的空气,醒脑提神,这里除了公路和大巴车,到处呈现出一派原生状态。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幽静怀古的心情。仿佛见到了古诗所描写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象。大巴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爬升,眼前出现了哥伦比亚冰川。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宽大的冰河奔腾而下,上接天际,下连平川。这条冰川长6公里,宽一公里,最厚处达三百多米。 " J D' G& E8 h& R
}" ~8 O: p0 `当我们换乘巨轮车前行到巨大的冰面时,大家欢呼雀跃。定神再看:四面雪峰环绕,挤压隆起的巨大的雪块横在眼前。阳光格外灿烂,显得天低地远,到处是冰雕玉砌,好像置身于瑶池寒宫之间。人们赶忙拍照,想留住这美好的瞬间。 , r) a2 x" Z" j5 F- s0 c' e/ W
# L# |+ o6 k9 E) B/ E+ S6 v
融化的雪水,在冰面流成小溪,有时在冰缝中时隐时现。据说能喝上一口上万年的雪水,可以长寿,众人争相品尝。 ' `0 f7 @. u$ ^# X3 N5 O
3 O+ w, H; y) Q从哥伦比亚冰川上下来,又游览了一个被称成为落基山的绿宝石—路易丝湖。它是以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第四个女儿路易丝而得名。湖水碧绿,环衬着苍松翠柏。雪山、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宏大的古堡饭店侧立相伴。湖中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冰。周边的环境可以进行远足,攀登,露营,滑雪,垂钓等多种活动。一年四季都适合人们来这里休闲度假。
( U& l2 h( S) G% {% m
& ~% Y) @8 R/ U在当今,许多大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形下,落基山成为人们户外活动的最佳去处,更成为旅游爱好者心中的向往。 5 K, J* P) l9 {, y, }# a; ~+ L
2 V' L% L$ \+ a$ H2 ]
(八)穿越高山峡谷,寻踪铁路华工
* M3 V. z" E" B5 t! i4 C6 W8 T/ R. X
第八天上午,前往参观位于甘露市的花旗参厂,午后,驱车前往加拿大西海岸的第一大城市—温哥华。途径加国地形最高的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简称卑诗省。大巴穿行在极为险峻的高山峡谷之中。这条于1962年才修通的横跨加拿大东西海岸的公路,与1885年已修通的太平洋铁路并肩而行。
& G4 u' A7 k. I. |4 P4 h/ ~4 N }3 V0 J. R% g( R
有时大巴车行进在山腰开凿的凹槽之中,上下左右都用钢架支撑,有一侧透明见光。向上仰望高山入云,向下探看是深不见底的山涧。联想一百多年前修建太平洋铁路时,中国华工就承建了这里最艰险的地段。据记载,当时也是在绝壁上开槽铺轨,华工是在吊在半空中的荆条筐中施工,打眼放炮,险象环生,有许多人坠落山谷,永眠于异国他乡。 无忧资讯 ' W& Z( `& ~. G" _
- @' E, d5 v: |, b
这时,我很想让大巴车停一下,去祭奠一下那些长年盼回故乡的幽灵。并告慰他们,今日中华大地已解决了温饱,不用再为后一代操心。你们昔日修建的碉楼还在,方便时可以回家看看,对长期寂寥的心绪一定会得到慰藉和舒缓。 2 @- ]0 a0 ?; ~
6 t+ O/ d: L$ J- Y6 `
在这段的行程中,与车上的几位老华人交谈,勾起了心中的往事。他们诉说了过去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华侨在历史上曾是灾难深重和最无助的群体,就像失去父母的孤儿四海飘零,除了自己保护自己,没有人保护他们。华工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接轨纪念中,却不见他们的身影。后来,华人在加拿大的状况有所改善,这是因为二战中,华人参军作战勇敢并立下了战功,才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 K: \% S X, i5 P, Z$ B0 T1 h, A; ?& H8 }" ^) T* @- Z0 _
这些老人,大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对人生有很深的感悟。一位来自菲律宾,已80多岁的老华侨。虽然走路有些不便,但思想开朗出语惊人。他们所传达出的一些思想观念,看似平淡,却颇有见地,发人深思,综述有以下几点:“退休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因为可以更加自主的支配自己”,“要学会潇洒,首先学会放弃”,“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是忍耐力,选择等待也是寻找出路的一种途径”,“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只要心中还抱有希望,生活中就会充满阳光”, “趁着身体尚好的时候,多出去走走,不但有利于健康,还可以开阔心胸”,“给孩子留下的不只是金钱,还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话语,对指导我退休后的生活,很有借鉴意义。 2 L: w8 t2 y9 H( w J
6 _. k/ q1 L. O. c- y
大巴车经过数小时的深山弛使,当天下午进入了温哥华的市区。游览了市容和史丹利公园,还参观三文鱼繁殖场、著名的蒸汽钟及商业街等。温哥华被称为世界的宜居城市,但我感觉这里的气候有点潮湿,建筑比较密集。特别是靠海边的温西地区,高楼林立,有点像纽约的曼哈顿,不如多伦多比较宽阔的居住环境。 8 ]8 X. |/ U) \& l
+ U: k1 x/ y7 h3 V+ |3 j
晚上入住到列治文区,该区是华人聚集地。到处可以看到中文标牌,出门就能碰上讲华语的人群。据说温哥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华人,它是加拿大仅次于多伦多的中国城。 + I: D& }' U* X0 n: ^* z& B6 G/ m
6 U5 j: x$ U7 w. J( C- T. ]5 R( s' l) l登记住宿之后,到华人开的大排档就餐,服务热情,饭菜便宜可口,好像回到国内一样。看到不少华人全家一起聚餐,饭菜丰盛,谈笑风生。看上去家境宽余,事业有成。
2 W3 n9 C* H: ~6 k7 _# q M
2 F: U! H1 `8 j% n) R饭后,又逛了华人开的三联书店,铺面宽大,品种丰富。汇集了港澳台及大陆的许多新版图书。由于香港没有审查限制,各种观点各异的图书都可以出版。港版书中有关介绍中共领导人的传记,褒贬评述直言不讳,个人私生活照讲不误。从中可以获得不少信息,至于是非曲直得由自己去分析判断。还有一些关于中西文化对比,以及对中华传统文明反思的书,观点另类,各抒己见。对我们长期受一元化思想教育的人来说,感到很新颖,也很受启示,以前固有的传统观念遇到了挑战。其中关于: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英国宪章运动与美国民主立宪,领导人的权力与 笼子的制度,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中国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与人才竞争的公平性(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近百年来的宪政梦与蒋经国的民主改革。以及国内外的社会精英对中国政治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对这些问题都能以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好像看到了新时期的诸子百家。虽然有些观点,自己不能苟同,但能从中受到很深的启发。
& H5 ^; |4 X+ H8 C+ N( h1 y; F0 Y: Y
& H! A4 A! Z$ G从三联书店出来,拿到一份报纸,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大温华人的六大纠结”。其中反映了大陆新来的移民在宗教信仰和是否改变国籍方面遇到的困惑,特别是对于那些前来与子女亲情团聚的中老年人更加纠结,有一部分人相当郁闷。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处其境,难品其味。现在相传一句话:“这里好山好水好寂寞,回去好脏好乱好快活。”看来很多事情很难两全其美,正像苏东坡诗中所说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u' Q: A j5 j- @7 D8 u& F8 _- z. j" {1 a
(九)登临温哥华岛,造访维多利亚
8 g6 q, h4 x* }4 N" ]" S
* B3 y4 \( V, o( n第九天上午,乘渡轮前往与温哥华市隔海相望的温哥华岛。这个在之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岛屿,面积相当于台湾岛那么大。人口约70万,华人就有10万。这也是一百多年前来北美淘金的华人登陆地。位于该岛东南部的维多利亚,是英国人早期开发的商港和政治中心,现在还是哥伦比亚省的省会。史称先有维多利亚后有温哥华。维多利亚气候温和风景优美,现已成为加拿大西部的旅游城市。
4 L& L! a) [. q! F! U
* a& }8 k" T$ h : W+ M% o$ F7 Z# ?* u3 g& o0 _
6 u& w6 ]3 ^$ M在轮渡前往维多利亚的途中,要穿越众多的外围海岛。岛上建有许多度假别墅,红色的屋顶隐现在树林与礁石之间,连接别墅的栈道和阶梯通向海中,私人码头的木柱上拴着游艇。据说加拿大每年有一千万人参加船艇活动,有五百万人拥有游艇,水上休闲活动已成为加拿大人生活的重要特色。 ) i, Q. c0 K* Y
. o2 r7 |! K0 K& w7 I# M
渡轮在海上大约行驶了50分钟,便登陆靠岸。船载大巴很快开到了维多利亚市中心。这是一个港口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是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大型穹顶气势非凡,整体看上去巍峨壮观,于1897年建成。 1 h/ i/ v6 x: n3 Z% p; u
9 j5 E; ^1 _- T0 n$ J; x
大厦前方的广场上耸立着维多利亚女王的铜像,手举权杖目视远方。仿佛正向世人彰显,当年大英“日不落帝国”不可一世的权势。与议会大厦相邻的女王饭店建成于1908年,外观贵气十足,富丽堂皇。当初只有英国贵族才能入住。
2 O/ F9 u8 f- U: z5 e4 D
- O- E6 N" n c. o在港湾内停泊着不少游艇和水上飞机。轻盈的机翼下有两个浮桶,像海鸥一样正在水面起降。据说,有钱人可以驾机往返于住地与海岛别墅之间,几十分钟就可以飞达,就像国内骑自行车上下班一样方便。有的人看上去虽已年近花甲,但还可以驾机飞翔。看来加拿大人为了追求休闲和刺激,不惜金钱并富于冒险。
# I8 ?8 x! D1 ]8 R/ ^( ?6 k" M- H1 U5 x- {8 }; A0 O c7 t( R
由于时间有限,温哥华岛上的众多景点无法光顾。随后,又参观了一个由旧矿场改建的布查特公园,随后就返回到渡轮。傍晚,又来到温哥华市的列治文区的酒店。第二天早上,乘飞机返回原出发地多伦多市。去时一路上坐大巴走了9天,空中飞回仅用了四个多小时。
3 V- q- W& J3 ^, ? p. _3 ^9 H! R* M
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地球正在变小,即便是飞到地球的另一半,也只需要半天时间。既然我们赶上了新的时代,就不应该放弃机会,只要我们努力去追求,走遍世界就不是梦。 ! i U5 C1 `7 e7 R8 L" ^$ i" ~# X*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