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积分
- 7159
- 获赠鲜花
- 24 朵
- 个人财富
- 3543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1-13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在2007年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德中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
意见 " Q. B8 L. J- s( t/ h: }7 ]5 S
《东西相遇》是刘扬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在纽约的创作成果。这一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德国外交部展出,在网上也广受转载。对于刘扬来说,她只是对比两国的文化生活差异,而并非肯定或者否定其中一方。通过这些对比,双方都能更直观地了解对方,也反思自己。由于设计师个人的生活经历,她对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理解都游刃有余,所以她对这些细节的描绘都深刻而独具一格的。
/ y+ G( h h. T5 J: ?% b 8 J1 H9 E P' M# p& x4 C
华裔女设计师刘扬 * \8 I( p* a1 a8 g, v
刘扬简历: ! [5 Q7 g$ w5 j" O6 Y
# Y. [& T) y* K" }; h0 l" U1 ~8 E
刘扬(Yang Liu)于1976年生于北京。 13岁随家人迁居德国。17 岁时她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设计系录取,师从于霍尔格·马谛斯,获硕士及大师班学位。毕业后,刘扬曾先后在伦敦、柏林、纽约工作及生活。2004年,刘扬在柏林开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i* j4 i. d9 _
刘扬曾任教于荷兰设计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英国格拉斯歌美术学院,并在国际设计研讨会及博览会讲座。刘扬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重要奖项,作品被国际多家博物馆展览并收藏。 刘扬自述:
$ h2 h: ~7 f' a# |/ Q& \- z4 U
! B# t+ `' I: \$ q# ]+ c% A2 Q# U0 k8 v3 U7 y. s7 M8 A* x
两千零三年,我在中国和德国生活的时间正好相同,都是十三年。% u$ ]% `; z4 r# K5 W3 Z! K
同年我搬到纽约并开始了这个系列作品的创作,希望给多年中德的生活与往事作一个视觉总结。
. C: i4 t% E) G: b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四十六张图片,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德国。 创作过程近四年,两千零三年至零四年首批为十二张,两千零六年重新创作二十二张,两千零七年完成并加入最后的十二张图片,同年《东西相遇》一书在德国出版。希望这套作品能够帮助您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德生活的细节,并更加轻松幽默地看待文化差异。 8 ?" _3 j2 }" G) i) @' W5 s3 o/ z9 O- [6 L
u) L- `1 x: e4 \7 F5 u以下是刘扬眼中的德国中国差异,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中国人: ) ^% n- X8 G/ O5 R
( ?: y7 D0 w' w0 \2 j6 l9 [) D5 s1 t. A5 o; o) h) f( l1 P" ^6 D- G
; E, o0 X% S0 x3 M
$ v* x" T& o0 y7 K; _
; d+ {. s; i, x0 N0 Y生活方式
9 b: n& a% t. w# ]/ W! Z9 A
1 K, v+ U) K( p- [0 B) P
% p7 K! `6 F L" X5 X: x- M准时 ) n: V, ~7 }! X% h2 w8 X
+ P, H5 J# d1 _5 S) c/ N. x$ g5 t% D/ \& {: ?$ w

$ I! U; R u( t7 P+ U
4 A5 W5 y5 `( \6 x! h$ M人际关系
对待愤怒 * X: V3 v! @/ r) L8 _4 e4 p
+ X+ C2 Y2 }2 ?. ~6 O4 @ |( G2 o* q3 I
! ] _' |* c2 P9 G0 f: M' q孩子 * d$ T% c: I- J1 B8 S$ M
9 N/ y7 ` W7 f: c, M2 a( d M& M
/ n" r1 H1 n6 A+ J& W
 2 E, h6 Q1 D) ^4 T$ x, B
6 ? U8 Q. \& H3 I" t/ O处理问题 6 K# O6 O: x& {# ~; _7 O2 F, J# l
4 ?5 w, B* q# f/ o# A; w! R) T/ v3 E6 u( T ^ U4 C
' A* o# O5 {# D" @9 g& c % ~/ ^% ^5 Y+ m- b9 I0 T
7 z, U! L9 k' J) S8 E, Y P O
在餐厅 * z8 O6 \3 t, _# G4 K4 y" I
2 P# K7 O- E1 M- b0 {( m3 s& l' T$ k
`) h+ x7 k7 T. v" A& P' X
* `4 w+ K. c/ \; s& T# Q5 l6 q 
7 t$ m+ Q9 g; Q聚会
+ z8 B1 Y n" V0 Z8 @. i, A
; U7 `' U/ V. j; C+ G' f7 v/ h
9 U2 \ C: x6 i8 _三餐 0 r7 @+ B/ E: o3 K
: H- W2 W( A" S( L3 o淋浴的时间
% ?5 w& a0 {& j1 m" Y* G4 `! `/ {% f* t
6 q2 g! s( l1 o; S7 {- C9 K; Z; k; D9 D/ t- J( Y" `
领导 |
|